close

2013/11/27  

戶外活動: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文/梅子

 

十一月,是建築月。

我們鼓勵孩子設計建築物,

可以創造全新概念的建築,也能依樣畫葫蘆,

勇於挑戰自己腦中呈現的,實際操作出成品,

是這次活動最大的意義!

 

製作過程中,孩子們大量使用了紙製品,

於是我們打算帶孩子參觀「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初次拜訪,很喜歡這裡嚴謹又不失隨和的態度,

造訪者登記、攝影必須押證件,導覽老師耐心地與孩子互動,

許多環節都展現一種對完美的「堅持」;

如果不是具有同樣信念的工作伙伴,

是很難發自內心去落實每一個環節

 

歐米是我們今日的導覽老師,

她淡淡的口吻,讓我擔心孩子們會持續躁動,

她與孩子的互動,讓人有安心的感覺。

雖然孩子有他們各自展現的個性,

但是我們這群帶領老師並不需要特別擔心孩子的臨場反應是否會令人反感、神經緊張,

彷彿那些都是可以被包容的。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的由來,有一個令人深刻的故事。

陳樹火爺爺與奶奶,在計畫這個紀念館時,發生了空難;

撇開傷痛、傳遞希望的,是他們的小女兒。

她忘不了與父母親最後一次揮手再見的那天,

樹火爺爺仍然交待著這間博物館有哪些細節要特別留意。

念茲在茲的,是這一間告訴大家「紙」的創造源由的博物館啊!

當孩子們坐在一樓木頭地板區聆聽故事時,

看著他們似懂非懂的神情,

鼻子也不由得濕了。

 起身前往二樓,我們慢慢的輕聲的踏上階梯,一階一階往上爬。

才上二樓,開闊一覽無遺,這裡沒有過多的屏障來遮掩或防禦什麼,

此時,正展出「每季一紙」,運用食材融入季節印象,

歐米要我們觀察每一幅圖代表的是哪個季節,

以及為什麼如此的原因,可以跟朋友小聲的討論,也可以自己思考,

待會兒再次回來二樓時,我們可以一起討論。

 

三樓,有許多可以操作的科學遊戲,

鼓勵孩子動動手,引發他們對於環境產生興趣,接著才是四樓手作的重頭戲。

一階再一階,

一層再一層,

每一個變化都有隱藏在移動之間的深刻含意。

這些操作,讓孩子成為更獨立的個體,自己發現自己體悟。

 

透過孩子的眼睛、雙手,他們發現了什麼?

再上一層,就更親近了手抄紙。

 

到了四樓,是一般透天厝的頂樓,

以為四十人會讓操作手抄紙顯得雜亂無章,看來我是多慮了。

歐米先為孩子介紹工具,紙漿,示範分解步驟。

躍躍欲試的孩子各個伸長脖子,盡全力移動自己的身軀,

為的是搶到視野絕佳的好位子。

對於新奇事物感到好奇,一個一個嘴巴停不了,

歐米會平和的說:「等你們準備好了,我才會開始。」

聲音會漸漸少了,接著孩子會學習到尊重。

 

在教育現場,孩子很容易沒辦法靜下來,於是我們得堅持,最好的方法就是等待!

大聲叫:xxx,安靜!xxx,閉嘴!xxx,坐下!

會讓xxx覺得心裡不舒服,情緒有了再做事情,就不是那麼流暢了。

 

歐米等待孩子,願意跟孩子對話的方式,讓人安心不少。

其中也製造了許多好笑的對話與片段!

四個人一組,其他孩子在旁給予提示,

他們有事情協助,也創造了念謠:攪拌攪拌,巧克力!攪拌攪拌,巧克力!

這可愛的念謠,讓大人們都笑開了!

這是紙漿,為什麼這是藍色的呢?

每個孩子都能摸摸紙漿。

介紹工具。

每一個流程的步驟,都讓孩子一一默記。

 
由孩子自己實際操作。
 
哇~這份手工紙有一點殘缺的美感。
 
以碎紙實際操作,指導孩子如何在家製造手工紙。
 
 
眼尖的爸媽也許發現了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在製作手抄紙時產生變化。
 
歐米:「現在要請你們把外套或袖子寬鬆的外衣脫下來,接著把袖子拉高。」
 
孩子聽了,立刻爭相脫掉外套,
 
耍寶的孩子脫到只剩衛生衣,或只剩短袖。
 
歐米和我們看到這般情景,驚訝孩子們意想不到的反應之餘,只剩下歡樂了!
 
我們重新回到三樓。
 
歐米讓孩子坐下來,介紹她身後這個作品,
 
一串一串米白的管子,透過線串連在一起,漂浮在月亮之前,營造一個特殊的意境。
 
這白色的館子是蓪心草,在美勞課時很容易用到它。
 
在這一段,感謝諼抗拒了恐懼,為我們唸了玻璃上的詩,
 
我們靜靜地在諼的聲音裡,感受了孩子的努力,以及觀眾的支持。
 
(這麼精彩的畫面,我們有錄影喔!)
 
 
 
解說蓪心草的特色,與這個作品呈現的感覺。
 
 
 屏氣凝神地去欣賞,對孩子來說也能做到!
 
 

 

介紹使用紙以前,人們使用什麼媒介來記錄與書寫。

 

通常這部分的導覽,如果對象是大人,大多時間是默默地點頭,接著離開。

可是面對孩子,他們心裡有太多天馬行空的奔放思想,導覽老師得穩定情緒才能好好說下去。

歐米:「英國人在使用紙以前,多是用動物的皮來寫字。」

小孩說:「我知道是羊。」

歐米:「沒錯,是使用羊。這羊有老羊和小羊,你們覺得是用老羊的皮,還是小羊的皮?」

小孩說:「老羊。」

因為老羊的皮比較好寫。

因為老羊比較老。

因為老羊......

歐米說:「其實是用小羊。小羊的皮比較滑順,很適合寫字。

英國國王限定一年只殺3300隻小羊,每一隻羊的皮都要拿來寫一本很重要的書。

是什麼書?」

這時,突然有小孩一直叨叨念:「我不要當小羊,我要當老羊。我不要當小羊,我要當老羊。」

 

猜一猜,這些小羊的皮要寫成什麼書呢?

 

回到二樓,與孩子分享「每季一紙」。

 

 

 

最後一個活動,分享手工棉紙的製作過程。

歐米讓我們摸摸「樹糊」是什麼感覺。

 

樹糊和糨糊的感覺不太相同,

一開始的黏稠感會清爽的消失,不會在掌心殘留黏膩不識的感覺,

為什麼要在水中加入樹糊呢?

因為做紙師傅才不用一直撈沈下去的紙漿,

樹糊可以讓紙漿漂浮在水中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喔!

 

歐米:「樹糊,是什麼呢?」

小宇哥哥給了創意註解:「樹,看起來很模糊。」

原來,今天來到一個與歷史接軌的地方,

說出來的話也頗有詩意啊!

交給孩子傳閱,被揉皺的手工棉紙。

 

2013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精彩照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梅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